第二十七章 汉室更迭

虹小彩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顶点小说网 www.ddxsw.la,最快更新三国萌郎志最新章节!

    火球阵整整持续了两天两夜,阵里的人无一生还。

    匈奴王战事失败,痛失爱子,加上被突降的天灾惊吓过度,气血攻心,一病不起,不久就一命呜呼了。匈奴内部为争汗位勾心斗角,四分五裂,再也无暇顾及对外侵略。

    刘恢虽取得了代州保卫战的胜利,但是周边州郡损失惨重,都在背地里大骂刘恢是不祥之人,跟他老婆儿子一样,都是夜叉,“夜叉牧”的雅号由此而生。

    刘恢回来后,得知不争气的儿子又惹祸了,刚想发作,岂知家里的母老虎慷慨陈词,说刘备根本就没把他放在眼里,而且此人极有野心,城府颇深云云,枕边风刮得刘恢耳根子又软下来了,觉得也是那么一回事,本来想将刘备收置麾下,但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于是心里决定找机会把刘备开出去,让他另谋生路。

    火球阵里,痛失亲人的家属连亲人的骨灰都找不到,只好挖些土,倒在棺材里,带回去收殓。

    朝廷记了刘恢的功劳,刘备剿灭黄巾军大胜而回,功劳却被记在刘恢身上,刘备也不计较。得知除关羽韩笙和刘备带过去的兄弟们逃过一劫外,其余兄弟皆战死沙场,还连尸首都找不到,灰飞烟灭了,悲彻心扉,留下汩汩热泪,一连几天不吃不喝办理丧事,整日以泪洗面,后来甚至哭出血泪,如此守在灵堂里一个多月,后因体力不支被抬回家,大病一场。

    在养病之时,还不忘嘱咐派人照顾好死去兄弟的家属,除朝廷给的损失费外,还拿出所有的积蓄分散给众家属,感动的众人纷纷热泪盈眶,真实的刘备就是这样一个重情重义之人,绝不是为了收买人心而表现出的假象,所以四海之内皆是他的兄弟,待兄弟如手足的情谊之心令众人心甘情愿为他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朝廷仍然一如既往的宦官当政,必弄权术,弄权治国,祸国殃民。十常侍一向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稍有不从者,必诛之,致使朝中奸佞小人越来越多,忠良臣子大多不敢进言,唯有忍气吞声。

    张让等十三人想方设法请功封赏,皆被昏君封为列侯之后,更加有恃无恐,恣意差人向打败黄巾军的有功之臣索要好处,从者,加官进爵,不从者,罢免职位。皇甫嵩、朱儁等人不肯就范,被罢了官。

    此后,朝纲败坏,朝政溃散,人民水生火热,哀怨不已,黄巾军余孽队伍因此而壮大。

    渔阳郡的土豪张举投到名士张温手下,被任命为泰山太守,有雄心壮志的张举被封了个这么大的小官,愤懑不已,见得不到重用,意识到朝廷黑暗,索性反了,就和同样不得张温重用的张纯商议,得到支持,于是二人集兵起义。张举自称天子,张纯自称天将军,四处攻城略地,因为迎合民众,故无往不胜,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皇帝被十常侍是蒙在鼓里,对此毫不知情。但是朝廷里的忠臣们知道此事,皆如热锅上的蚂蚁,向皇帝禀明的奏章却被十常侍藏匿起来。

    一天,皇帝正在后花园设宴款待十常侍,喝的正尽兴时,谏议大夫刘陶不顾下人拦阻,闯入后花园,奔向皇帝,行礼大哭,涕泪涟涟地说道:“陛下,现在国家危在旦夕,您怎么还有心情和这帮阉人共饮哪?”

    皇帝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说:“国家现在是太平盛世,有什么危机?”

    刘陶摇摇头,仍泪流满面地说:“各地的贼人正在攻城掠地,侵掠州郡,朝中无人能挡,兵部告急。祸乱正是由他们引起,他们弄权卖官,恣意妄为,欺君罔上,大逆不道,谋害忠良,十恶不赦,使人心渐离陛下而去,朝廷正直之士不是被诛杀就是失望归隐,现在天下大乱,大祸已至了啊,皇上。”

    十常侍本来就心虚,听得个个冷汗直流,特别默契的全都跪下,伏在地上。但是他们的三寸不烂之舌怎能不无理搅三分,恶人先告状,岂能乖乖等死?

    于是张让先开口:“皇上,臣等一心为圣上解忧,为国家,为人民排难,刘大人却蔑视我们是宦官,容不得我们,还诬告我们是祸国殃民之人,受此奇耻大辱令臣等没法活下去了,祈求陛下留我们一条命,让我们告老还乡,归隐田园,我们愿意将所有家产充公作为军费,以表忠心。我们离开后,请圣上保重龙体,好好照顾好自己。”说完,伤心地流下鳄鱼的眼泪。

    其余常侍皆随声附和哭诉道:“请圣上准许。”

    皇帝本来就很宠溺十常侍,见刘陶说他们不是,惹得十常侍还要离开他,顿时心生怒意,吼道:“刘陶,你在家里就没有宠信宦官吗?你以下犯上,对朕指手画脚,竟敢不容许朕有宠信之人,来人,推出去斩了。”

    武士架起刘陶,刘陶大声疾呼:“陛下,臣死不足惜,十常侍祸国殃民,人所共知,如不惩治,只怕我汉室天下,四百多年的基业,就要到此为止了,陛下,您好糊涂呀!陛下……”

    押斩中途,一大臣拦下他们,说:“先不要动手,等我去觐见皇上。”刘陶一看,是司徒陈耽。

    陈耽拜见皇帝,与刘陶如出一辙,慷慨陈词,情绪激动,奈何皇帝并不为所动,但是多少听进去一点儿,所以并没有伤及二人性命,只是吩咐将他二人下狱,择日处置。

    熟料当天夜里,十常侍偷偷在狱中将二人杀害。经此一事,从此朝中无人敢进谏,十常侍的地位又上升了,从此更加有恃无恐,竟敢假传圣旨命孙坚为长沙太守,征讨江夏的黄巾军余孽,不到俩个月,江夏被平定,封孙坚为乌程侯。

    又封刘虞为幽州牧,征讨渔阳的张举、张纯。刘恢得知大喜,终于有机会赶走刘备了,立即让刘备全体人员收拾东西,推荐刘备去投奔刘虞,刘备多少也打出了些名气,刘虞看来了个有用之人,高兴坏了,刘备板凳还没做热呢,就被刘虞封为都尉,拉出去跟他打仗,打了几天没分出胜负,只好先停战,对峙等待时机。

    张纯为人暴虐无常,对待手下人简单粗暴,极度自私自利,所以军心不稳,内讧,被手下人杀了,这些人把人头献给刘虞来投降,张举看张纯死了,士兵都降的降,散的散,大势已去,想不开上吊了,自此,渔阳被轻易搞定。

    刘虞知道刘备怒鞭督邮的事,于是上书奏明刘备立了大功,可以将功抵过,朝廷于是赦免了刘备。刘备恢复了自由身,没想到好事接踵而来,公孙瓒又上书奏明刘备之前的战功,推荐刘备做官,刘备被封为平原县令。

    经过了那么多战事,冒着生命危险,付出很多的代价,刘备终于得到了还算满意的回报,于是安安心心地在平原做着县令。

    我和赵云失踪后,刘备他们多次派人去找,但都空手而回,如今做了县令,立即题榜画像告示全国:提供线索者必有重谢。

    寥寥数月过去,仍然杳无音讯。刘备关羽他们忙于正事,一心为平原百姓做事,无暇顾及其他,只好顺其自然,慢慢等待了。

    究竟我和赵云去了哪里,事情是这样,那日被龙卷风袭击后,我、赵云和那白袍将军勒马奔驰,跑到了沙漠的深处迷路了,此事后说。

    中平六年夏四月,灵帝突然感染热疾,而且一病不起,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看来快不行了,就决心立下遗嘱,找来几位朝中重臣商议此事,皇帝和朝臣们各有心思,大将军何进想立自己的外甥皇子刘辩,刘辩是长子,是皇后所生,立刘辩正统没有异议,但是皇帝以前有个宠妃,生子刘协,因生母被皇后嫉妒鸩杀而被董太后收养,刘协聪颖可爱,深得董太后喜爱,皇帝也十分喜爱这个儿子,董太后曾经劝皇帝立刘协为太子,皇帝碍于何进的兵权,没有行事,如今病入膏肓,自是什么都不在乎了,就找十常侍商议,常侍蹇硕说:“自古废长立幼,都不安宁啊,皇上真想立刘协皇子继承大统,必然得除掉何进,否则后患无穷。”皇上听了沉默不语,但人都是自私的,为了自己的儿子刘协,皇上还是同意了,让十常侍去处理此事。

    于是何进被召进宫,他以为是商讨继位之事,就毫无防备的去了。

    十常侍暗自商议如何杀何进时被司马潘派出去盯着十常侍的人给听到了,司马潘得知这一消息,暗自思忖,决定帮何进为上策,所以就在宫门处等着何进。

    何进来了,司马潘装作出宫门的样子,走过来,拜见何进,趁人不备,塞给何进一小纸条,眨下眼睛,走掉了。

    何进借口上厕所,来到一僻静处,摊开纸条一看:“不可入宫,蹇硕欲谋杀公”,何进大惊,称旧疾复发回家养病为由离开,跑出宫门,回家后四处找人,诉说十常侍的种种恶行,十常侍嚣张跋扈,早就不得人心了,所以这些大臣纷纷点头称是,没有一人反驳,但是当何进说道“谁敢跟我进宫铲除奸贼”时,无人敢应。

    只有一人,愤而上前,对何进说道:“将军说的是,只是宦官的势力自从上代朝廷就已存在,如今发展得更是无孔不入,根本就无法诛尽,况且将军说的事一旦被泄露出去,恐怕会有灭族之祸,所以此事得从长计议,想出万全之策方为上策,请将军三思啊!”

    这人谁呀?何进定眼一看,原来是认宦官做父的曹操啊,何进本来就痛恨宦官,自然斥责他说道:“无知小儿,你一个小辈之人能明白什么?休得在此胡说!”

    正说着,司马潘来了,还带来一个消息,称:“灵帝已薨,十常侍想取您性命,故秘不发丧,决意要您再进宫。”

    说完后,宫人进来,懿旨下达,命何进进宫觐见,商议大事。

    何进见是祸躲不过,没心思商讨计策了,厉声问这些大臣:“谁敢跟我进宫锄奸?”

    没人应和,大多心里想的是人家要的是你何进的命,关我何事,我犯得着跟你去送死嘛!

    但是一个人站出来了,说:“我愿意去,只要给我五千兵力,我愿随将军去诛杀贼子,册立新君,以安天下!”

    何进一看,是司徒袁逢的儿子袁绍,大喜,于是何进带兵闯进宫,立太子刘辩继位。

    张让等人得知消息,一见大势已定,命令郭胜杀掉蹇硕,然后向何太后请功,称此事乃蹇硕一人所为,张让等人毫不知情,请求何太后劝告何进,切莫冤枉了好人。何太后是个没主意的人,听完后觉得是这么个理,就命人传旨找来何进,跟何进求情,何进也是个没注意的人,同意放过张让等人。至此,这场闹剧暂时划上了句号。

    刘协的祖母董太后一看刘辩继位了,儿子也死了,心有不甘,就找张让等人前来商量对策。

    张让等人本来就是挺协派,就献计让董太后出面垂帘听政,借机调和此事。董太后觉得主意好,听从了。

    第二天,董太后就依计夺回了权势。

    何太后见婆婆专权,自古婆媳就不和,觉得很是委屈,怕把儿子从皇位上拉下来,想为自己的儿子争权,就设宴款待董太后。

    席间,借机说我们女人家不要干政云云,没想到被董太后有理有据大骂一顿,宴席不欢而散。

    何后越想越气,连夜找来何进,要何进抢回权利,二人想出办法,第二天,何进以董太后不是汉人无权主持汉朝为由废黜董太后,赶出国门,又派人于途中暗害了董太后。

    张让等人原本就墙头草,立即倒戈,献媚的本事登峰造极,又得到了宠信。

    何进得到证据,证明张让等人一心相置他于死地,本想灭了他们,奈何何太后得了张让的好处,不许。

    何进只好想办法,跟众官员商议,袁绍献出一计,让何进召集四方之士,声讨阉贼,何进听从。曹操反对,何进只把他当成是无知小儿,不予理会。

    曹操见何进如此糊涂,借酒消愁,酒后对密友说:“乱天下之人必是何进!”

    张让等人得知何进的举动,大惊,立即设计杀害了何进,劫持少帝和陈留王逃出宫去,一看追兵将至,知道命将不保,张让投河自尽。

    可怜少帝和陈留王不知回去的路,艰难跋涉,幸遇先朝司徒崔烈之弟崔毅,找到官兵,一行人回京。

    西凉刺史董卓,狼子野心,对汉室一直虎视眈眈,收到何进的旨意,大喜,觉得机会来了,欣然举兵前往,驻扎在城外,观察动静,听说突发宫变,少帝和陈留王失踪,立即率人找寻。

    半路,碰上数百人马,心存疑虑,董卓厉声发问:“天子可在这里?”没等天子回答,袁绍反问:“来者何人?”

    对方并未理会袁绍,重复一遍,厉声问道:“天子可在?”声音更大,少帝吓得瘫倒,不敢回应,倒是年仅九岁的陈留王勒马停下,奶声奶气的问:“你是何人?”

    董卓认为此子不凡,定是少帝,立即回答说:“本人是西凉刺史董卓。”

    陈留王:“西凉刺史董卓?那你是来护驾的还是劫驾的?”

    董卓大惊,看来这个小孩真是少帝了,连忙说:“臣是来护驾的。”

    陈留王:“既是护驾,天子在此,为何不下马拜见?”

    董卓大惊,赶紧下马跪拜,声音有些发颤:“请陛下见谅,臣并不知陛下在此。”

    陈留王:“不知者不怪,起个儿吧!”

    董卓:“敢问陛下要去何处?”

    陈留王:“当然是回京了。”

    董卓:“不知陛下身后的孩子可是陈留王?”

    陈留王:“不是,我才是陈留王,他是少帝。”

    董卓大惊,看来少帝不适合当皇帝,反倒是这个陈留王------

    少帝等人回了宫,检点宫中,不见了传国玉玺。

    至此,十常侍噻呦啦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