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职业规划

心儿何处归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顶点小说网 www.ddxsw.la,最快更新最佳导演2005最新章节!

    大理旅游局最近因为《天龙》剧组大赚了一笔。

    以前游客进入大理影视城游览参观都是免费的,但是在《天龙》剧组进驻以后,旅游局以控制游客数量为名,设卡卖门票,而且一张票100元。

    当然,这使游客群体和前来探戏的粉丝怨声载道。

    而且现在这笔钱有五分之一进了王阳和温红的口袋。

    “王阳,你真的不再多养几天?”

    王阳一直在医院躺了半个月,时间到了1月5日。

    在这半个月里,何景平代表《天龙》剧组来把王阳骂了一个狗血淋头,还想索要名誉损失费,最后由黄伟出面,才把事情压下去。

    而温红平白无故得了万,自是高兴的不得了,同时也把王阳照顾的舒舒服服的。

    王阳带到剧组的衣物,都被何景平扔了出来,最后还是同为道具助理的辉哥看不下去,帮他收敛好,给送到了医院来,不然这几天,他连换洗的衣物都没有。

    王阳一边收拾衣服,一边回话,“不用了,马上就要过年了,想早回家置办年货。”

    “不要的东西就扔掉吧,你的伤口刚刚拆线,不能承受太强的压力。”温红见王阳足足收拾了两大包,担心道。

    “对哦,还是姐心细!”王阳一想,还真是如此,就把碗啊盆啊这些日常生活用品拿了出来,这些家里都有。

    “姐,你回去工作吧,我真没事了,我不定很快又会跟剧组到大理来呢!”

    温红把王阳送到了医院门口,还要再送,王阳赶紧挥挥手,和她告别。

    走到公交站,王阳想了想来到一个店子前,先给家里打个电话。

    “喂,谁啊?”

    这个是邓佳佳。

    张远清家里没装固定电话,王阳这是给邻居邓阿姨打电话,因为张远清和王阳经常跟剧组满世界跑,都是托邓阿姨照顾王倩。

    邓佳佳则是邓阿姨的女儿,成绩很好,去年考上了国内数一数二的华东师范大学。

    “佳佳姐,我是王阳啊,你们大学放假了吗?”

    “早放了,我是做了半个月家教,前天才回来。王倩去同学家玩了,有什么事吗?”

    “哦,佳佳姐,帮忙告诉倩倩一声,我明天上午到家。”

    两个人文化层次相差太大,所以平时交流不多,也没什么话聊,很快挂掉电话。

    王阳又在店子里买了一些零食,火车上的东西太贵,虽然刚刚大赚8万元,但真不够挥霍的。

    起钱,王阳有郁闷,《天龙》剧组还欠他两个月的工资没发呢,足足三千大洋!

    上个月本来是要发的,但突然剧组的钱被偷了,就拖下来了,现在又出了这档子事,唉,时运不济。

    不过王阳也没有动力去讨薪,太糟心!

    张远清的家就在横店。

    不过现在的横店还没有未来那么出名。

    1996年,为配合著名导演谢晋拍摄历史巨片《**战争》,横店建造了第一个影视拍摄基地——广.州街景区。

    1997年为拍摄历史巨片《荆轲刺秦王》建造秦王宫景区。

    到现在为止,横店已相继建成了1个影视拍摄基地,开发了浦江神丽峡等三个自然风景区。

    不过横店虽然在基础设施上已经具有了雄厚的实力,但这远远不够,一个巨无霸企业的崛起绝不是它本身的崛起,还要连带着大量与之配套的企业崛起。

    也就是俗称的产业群。

    比如未来的华为,为它供货的公司只怕不下千家;比如淘宝,依赖它生存的企业不下万家。

    但是现在的横店,连演员工会都还没有成立,更不用专门为剧组摄制提供服务的道具、服装、车辆、马匹、录音等装备公司了。

    现在的剧组来横店拍戏,会特别繁琐,要自己联系群演,还要从千里外运来道具和剧服,这运费就是一笔不的开支。

    如果拍摄过程中,道具出了问题,或是需要新的道具,那一来一回,又得耽搁不少时间。

    而对剧组来,时间就是金钱。

    一个人坐火车,索然无味。

    王阳就开始思考现在横店的情况和未来横店的样子,从中寻找商机,以求发家致富。

    他觉得可以成立横店第一家道具或是剧服公司,但是这个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有风险。

    如果想做无本买卖,那就是当群头了。

    当然,现在的横店已经有不少知名的群头了,不要看了老百姓的智慧。

    所以,干这个,会有竞争压力。

    除了利用横店做文章,王阳也在回忆他上辈子看过的重生类网络,特别是重生娱乐圈当演员、当导演、当歌手、当编剧的。

    当演员,这个可以尝试,体验不同的生活。

    当歌手,这个还是算了,上辈子学三年级在全班同学面前唱歌丢脸,从此王阳对唱歌有了心理障碍,所以虽然他喜欢听歌,但他不会开口唱歌,也就不会记歌词。

    当导演,这个离他有遥远,不过等他功成名就以后,可以带着名气来一场跨界演出。

    当编剧,这个是王阳上辈子的梦想,不过他也知道中国编剧界的现状。

    在中国,编剧算什么?

    作为一个新人,你想把剧本卖给电影公司,不管你写的多么好,都不太可能。

    当然,有些知名编剧会买署名权。

    另外,可以参加编剧大赛,但是以王阳的经历,就算一个规模的编剧大赛,剧本投稿量也会上千本,更不用那种大型赛事了。

    再加上一些潜.规则,获奖几率渺茫。

    就算获奖,就算有人看中、买下了你的剧本,也不一定会投拍。

    所以重生了,还去从事这种就算努力了也很难出头的事业,就太傻了。

    那么,还剩下写网络。

    这个似乎现在也不行,网文界的霸主——起在今年年底才推出vip制度,而且还要经过一个漫长的积累才能走上正途。

    现在写网络,只能靠简体或是繁体出版。

    当然,能不能赚钱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现在王阳的身份特征是学没毕业、大字不识几个,这种人能够写得出吗?

    所以一番总结,又回到了原,这辈子王阳的人生还是得从横店开始。

    先当个群头,跑跑龙套,练练演技,读读书,装装样子,一两年以后,来个“厚积薄发”、“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