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2李家庄 上

摄走他乡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顶点小说网 www.ddxsw.la,最快更新回到三国开超市最新章节!

    “大帅有所不知,这李家庄人口虽不多,但却人人精通水性,善于架舟,接到匈奴来袭的消息之后,把家里值钱的物事全部搬到船上,驾船逃到黄河对岸避难。匈奴人不熟水性,更是没有船只,只能望河兴叹。”

    刘风听到之后,马上来了兴趣,没想到黄河岸边还有这样一个奇葩的村庄。匈奴人的铁骑即使再强大,你也下不了水,面对这样的村庄,匈奴人还真的是无计可施。

    “走,就去这个李家庄看看。”刘风一马鞭抽在追风的屁股上,追风顿时迈开四蹄,飞奔起来。

    “大帅,夫人等等我们啊!”护卫们的战马可不是刘风跟樊梨花的千里马,根本就不可能跟上两人的速度,陈达只得在后面高声大喊。

    听到陈达的大喊声,刘风才意识到他们的战马没有自己和梨花的战马跑得快,于是慢慢的放慢马速。

    14骑是沿着黄河岸边奔跑,刘风看到几百米宽的黄河还是很清澈的,远不像后世那样浑浊。

    黄河一开始并不叫黄河,《史记》中称“大河”。到了西汉,由于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多,有人称它为“浊河”或“黄河”,《汉书》有“使黄河发带,泰山如厉”的记述,但未被普遍认可,直到唐宋时期,黄河这一名称才被广泛使用。

    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战国以后随着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秦国经济中心向关中迁移,黄河流域与黄土高原的植被开始遭到破坏。由于黄河流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中国文明的中心之地(《中国历史地理学》,蓝勇,00年),加之以古代中国重农轻牧的现象,黄河流域植被破坏成为长期、大量的现象。随着公元11世纪气候转冷的开始,伴随着中国经济中心的南迁,黄河流域的生态破坏开始减少,然而森林覆盖已经难以恢复到公元前世纪的状况。并随着植被的破坏,黄土高原开始受到黄河的侵蚀而被卷走大量的土壤,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刘风知道,母亲河每年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四千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黄河恶化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五百五十万亩!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更严重。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更多,因而黄河口诀、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入黄河。

    导致黄河变黄的原因就是人类违反自然的生活方式滥砍滥伐是破坏水源的主要原因,使这个具有数千年历史的生态系统面临崩溃,也很可能成为人类文明破坏下的另一个遗址。

    现在河套平原的植被还没有被破坏的十分严重,虽然被人类开发,但还处于很轻微的破坏。按照历史的进程,由于气候的变化,河套这边降雨极少,才导致黄土高原,河套平原风沙化越来越严重。

    黄河可是中国的母亲河,刘风可不想让她变成浑浊不堪的样子。必须从这个时期就要开始治理,以后抓到那些匈奴,鲜卑战俘就让他们来植树。刘风骑在马背上,看着清澈的黄河水,心里想到。

    纵马在河床边,刘风心神意旷,清澈的河水,一只只水鸟飞翔在河床上,时不时发出一声声清脆的鸣叫,宽阔的草原,一群群羚羊在悠然的吃着青草,嫣然形成一副美丽的画卷。

    “夫君,好美啊!”樊梨花赞美的道。

    “是啊!”刘风也赞叹道。

    0里地对于骑兵来并不远,差不多15分钟左右,14骑很快就到了李家庄。

    刘风看到李家庄是建在一座山丘之上,距离河岸很近,不过整个村庄已经化作灰烬,低矮的围墙也被推翻,有些地方未燃尽的木材还在冒着烟雾。一些老人正站在被烧毁的房屋面前发呆,一些老妪甚至站在一旁放声大哭,样子极其伤心。

    “大帅,看来这李家庄也没逃过匈奴人的毒手,匈奴人肯定是看到没物可抢,才纵火烧庄。”陈达在刘风的旁边,心情沉重的道。

    刘风没有话,只是微微的了头,匈奴这个民族、杀人放火可是最拿手的,跑来一收获都没有,肯定会生气的纵火烧庄。

    “匈奴人蹦跶不了几年了,我刘风发誓,有生之年一定横扫匈奴,荡平鲜卑,踏平丁零、坚昆、乌桓,还给我大汉边疆一个太平。”刘风咬牙切齿的大声道。

    “横扫匈奴,荡平鲜卑,踏平丁零、坚昆、乌桓!”1个护卫拔出腰间的弯刀,高高举起,大声的吼道。

    人虽不多,但声音却很大,传的很远。

    李家庄的人听到之后,纷纷转身回望,看到10几骑兵站在村庄不远处,都纷纷走了出来。

    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位0岁左右的大汉,刘风看到他身高八尺,穿着一身粗布短袖上衣,下穿齐膝盖麻布短裤,虎体猿臂,浓眉大眼,气宇轩昂,一看就知道,这大汉不是平庸人物。

    “陈达老弟,你怎么来了?”大汉看到陈达之后,那大汉马上拱手叫道。

    “李族长,这是我们刘风刘大帅,单枪匹马杀死匈奴人数千,昨天在刘大帅的带领下,我们9000骑兵击杀匈奴四万。”陈达骄傲的介绍道,仿佛那四万匈奴人是自己杀死的一样。

    刘风刘大帅?李方洪听到之后大吃一惊,虽然也听到了9000羌族骑兵击杀四万匈奴骑兵的消息,也听到关于刘大帅的传闻,没想到就是眼前这个气宇轩昂的年轻男子。

    “草民李子进,见过刘大帅!”李方洪惊讶过后,马上单膝跪拜道。

    刘风看到之后,马上跳下马,一手拿着大斧,一手扶住李方洪的手臂,准备把他拉起来。刘风可不习惯古人动不动就跪拜。

    李方洪看到刘风的动作之后,浑身肌肉紧绷,身子迅速往下沉,想试试这个刘大帅的斤两,看是否像传中那么勇猛。

    但他错了,刘风的力气可是不,现在虽然还没有完全融合盘古之血,但放眼大汉,也算是绝屈一指的大力士。

    刘风感到李方洪的意图之后,嘴角露出了笑意,自己别的本事没有,但力气却是大把。

    “起!”刘风爆喝一声,右手发力,直接把李方洪整个身子抬了起来。

    1个护卫看到之后,哈哈大笑起来,你跟刘大帅比力气?那不是找辱吗?匈奴几个大力士,第一勇士,那个不是被刘大帅一招打倒,你李方洪难道是吃饱饭没事做了?

    而跟在李方洪后面那几十个青壮年看到武艺高超的族长竟然被刘大帅单手就提起来,一个个都惊讶的嘴巴变成了o型。族长可是村里面第一力士,没想到竟然被刘风单手抬起来。

    哈哈!“子进兄好力气啊!”刘风把李方洪放下来之后,朗声道。

    李方洪听到之后,老脸微微一红,惭愧的道:“草民惭愧,得罪刘大帅之处,还请见谅!”李方洪双手抱拳,弯腰行礼。

    “子进兄一身力气不凡,依本帅看、也是个练武之人,为何屈在这村庄呢?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好男儿应提三尺清风,学霍卫之举,杀奴纵横沙场才是。”

    “惭愧啊!刘大帅有所不知,子进身为李家庄几千人之主,万事得为李家庄几千性命考虑。”李方洪抱拳羞愧的道。

    李方洪虽然也想带领李家庄几百青壮年纵横杀场,但不得不考虑李家庄的老少妇孺,自己作为李家庄族长,绝不能因一时之快,而让全村几千人口殇身匈奴铁骑之下。

    “子进兄所言甚是,本帅唐突了。”刘风微笑的道。

    这时,一个身材魁梧的青壮男子走出来抱拳弯腰行礼道:“刘大帅,草民愿意跟随大帅纵马杀敌,誓死杀匈奴,还望大帅收留。”李家庄已经不是第一次被匈奴人放火焚烧了,像这样的情况几十年来已经有过好几次,要不是各代族长不准报仇,李家庄肯定很多血性男儿都提刀纵马杀匈奴去了。

    刘风听到之后,微微的了头,自己也希望多招收些兵马,毕竟高拔城的骑兵太少,想要一统河套,纵横北方大漠,没有几万骑兵肯定是不行的。但李方洪没有开口,自己也不好强行征兵,免得自己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光辉形象”给破坏掉。

    看着这位青壮男子,刘风微笑的道:“虽然杀匈奴是件好事,但也必须遵从李族长的命令,李族长不让你们杀奴,肯定是有苦衷的。”

    李方洪看到刘风善解人意,并不摆架子,羞愧的道:“刘大帅大灭匈奴,勇猛无敌,来到我们李家庄是我们几千人氏人的荣幸。”“你们几个赶快去河里弄几条大鱼,你们几个去杀几只母鸡。”李方洪接着道。

    “子进兄,村庄刚被毁,一切从简便是。”刘风也知道,房子被烧,肯定很多人都相当难受,实在不适合搞得太浓重。

    “刘大帅能体贴村民疾苦实在难得,李家村再困难,几只鸡还是有的,只是进餐地可能就在河边,还往大帅体谅。”

    “没事,子进兄,村里粮食紧张吗?需要本帅从高拨城调用一些过来吗?”刘风真的很担心李家庄的口粮问题。这个年代生产力低下,农作物产量普遍很低,万一他们逃跑时,来不及搬运粮食,肯定就会出现缺粮的局面。都是汉人啊,得帮助他们。

    李方洪听到之后,心里十分感动,几万匈奴大军来袭,而李家庄却没出一兵一卒,现在刘风还张口支援粮食,真是个仁义将军啊!

    “感谢大帅,李家庄自会解决缺粮之事,让大帅费心了。”李方洪抱拳弯腰行礼道。

    这时,刚才那个要跟刘风去当兵那个男子接口道:“族长,我们逃走时,大部分粮食都没来得及运走,几千人只剩下10天的口粮....”

    “住口,我们李家庄几千之众,六万匈奴来袭,我们李家庄未出一兵一卒,怎好拿刘大帅的粮食?”李方洪厉声道。

    叮!“帮助李家村度此难关,帮助高拔城周围村庄所有的汉人,羌人度过难关。任务期限,半年。饿死10人以上,抹杀!”一道冰冷的电子声音在刘风的脑中响起。

    你妹啊!刘风听到系统发布这个任务之后,差骂出声来,自己哪里有那么位面币来购买粮食,鬼知道高拨城周围有多少人口?这不是坑人吗?

    现在种植马铃薯、红薯。玉米这些作物应该也来不急了吧?难道自己要靠自己带兵去抢劫那些外族?刘风心里想道。

    “陈达,马上派人回去,从高拨城里面调500石谷物过来。”(东汉末年的一石差不多是现在的10斤左右)

    “偌!”